第六批舟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公布
2018-11-15 12:23:37 898次浏览
10月31日,舟山市人民政府正式行文,对外公布第六批舟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第一批、第二批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15项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突出的非遗项目榜上有名。这些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体育8大类。至此,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到79项。纵观本次公布的非遗名录项目,有以下特点:
一、海岛特色浓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此次评出的15项非遗项目具有浓郁的海岛地方特色,如:舟山民间谜语、贺郎调、巴哈鳗干鱼丸面制作技艺等项目。这15个新的非遗项目在一定意义上是舟山地方文化的代表,包含了海岛城市的公共记忆。
二、传统工艺项目荟萃。本次公布的名录项目中,传统工艺项目(包括传统美术、传统技艺)达到9项,占到项目总数的绝大部分。这些项目除了地域特色明显、历史传承完整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都是通过非遗传承人手工劳动实践完成,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比如:沙洋晒生制作技艺、石艾茶制作技艺、渔绳结编织技艺。这些非遗项目是我市贯彻落实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重要成果,展现了舟山鲜明的传统工艺特色。
三、填补舟山非遗保护的空白项目。很多非遗项目因社会环境变迁,已亟待保护,如贺郎调,因现代婚俗变迁,该项目在舟山传统婚俗中已十分少见。如顾氏骨伤疗法,石艾茶制作技艺,这些项目都填补了舟山非遗项目的空白。
以上是15个项目的主要特色。这些项目的价值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突出和珍贵。接下来,舟山非遗保护部门将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海洋文化名城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