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调研
舟山举办“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创新研究”研讨会
2018-7-12 12:00:13  95次浏览
       为探索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中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新思路,提高我市非遗工作者的理论素养,3月29日下午,“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创新研究”研讨会在市文化馆三楼会议室召开。文化遗产处邵思明处长,市非遗保护中心姜东波副主任,浙江海洋大学王颖教授、倪浓水教授以及来自我市各个县、区、管委会的非遗工作者和获奖论文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浙海大王颖教授主持,邵处长首先向各位嘉宾和与会人员介绍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创新研究”征文情况和评奖结果。此次征文受限于宣传面,收到的征文数量并没有太多,但是论文质量普遍较高,尤其是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两位教授的论文,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论文作者主要来自我市非遗保护基层一线、大中院校等,其中普陀区开展情况相对较好。研讨会上还举办了获奖证书颁发仪式,此次征文活动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四名获奖作者代表就非遗民间档案的征集开发、校园非遗文化建设、非遗与海岛家训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的融合等方面做了发言和交流,浙海大倪浓水教授作为评审专家分别对四位作者的论文进行了点评。

       此次研讨会议题鲜明,有较强的针对性,来自非遗保护部门、中小学校和学界的共同探讨避免了非遗创新工作的闭门造车,与会人员对非遗保护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了有益探索,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必将对我们今后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舟山市文化馆 © 主办  技术支持:舟山网联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或镜像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