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非遗项目参展第九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
9月21日——25日,第九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我市的普陀山观音文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分别在非遗生态保护区成果馆、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成果馆中亮相。市文广局、市非遗中心、县区文体局的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到场参观学习。
本届博览会以“非遗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为目标,以“三馆二区一论坛一竞赛”为主线,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近400位非遗传承人、相关从业人员携280个非遗项目的作品、产品、衍生品参加展示、展演、展销、研讨及竞技比赛等活动。本届博览会的特色与亮点鲜明:一是突出非遗的“三生”:促进非遗融入生活服务生产推进生态区整体保护;二是突出非遗的“三见”:探索实践非遗展会“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精彩样貌与独特魅力;三是突出非遗的“三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建非遗展会新标杆。
开幕式结束以后,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在胡雁处长和郭艺主任的陪同下,来到场馆参观走访具体了解相关非遗项目的保护发展情况。陈通司长对我市的传统木船制造技艺非常感兴趣,向国家级传承人岑国和详细询问木船建造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等,仔细查看纯手工打造的榫卯结构的各种类型船模,当他得知岑国和既能打造下海航行的大船模又能制作礼品装的小型船模,既会设计图稿又能动手打造,还会创新开发模板拼装船模并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时,盛赞“你这个传承人不简单”,并与传承人在船模前合影留念,鼓励传承人将这项手艺发扬光大。
展览会期间,观音文化生态馆内的佛茶茶道表演引得观众驻足,生产馆内的船模、渔民画及衍生品精美吸睛,销售和订单收获颇丰。“让古老技艺根植灵魂融入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古老非遗在现代生活中更将大放异彩,生命无限。